孩子更有主见了。在日常家庭生活中,孩子可能会更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,甚至还会对大人的行为和周围的一些现象发表些“见解”了。
能将打乱顺序的盒盖、盒体匹配好。准备四张图片(例如:长在树上的苹果、洗后放在果盘里的苹果、被咬去一口的苹果和只剩下核的苹果),打乱顺序后摆放在孩子面前,孩子能将四张图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好,并能说出合理的理由。
能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。孩子有强烈的语言要求,乐于谈论每一件事。语言的发展与智力和情感的发展互相关联,同时也显示了宝宝的复杂个性,宝宝快6岁时会经常模仿大人的语气讲话。也乐于表演自己熟悉的故事,扮演简单的角色。
能掌握较抽象、概括性较强的概念。6岁左右的宝宝,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,开始理解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。
孩子做事磨蹭也许是“多动症”:经常磨磨蹭蹭的孩子应该尽早到医院做检查,确定是否属于多动症或学习能力障碍。对于这些孩子,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有耐心、有信心,采取鼓励的办法,配合医生的干预治疗,让他们一点一点地“快起来”。
性教育不等于性器官教育:青春期开始之前的性教育和性器官并不应该有太大关系。性的定位,性的内涵,没有性器官参与的温暖感觉,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性教育。
适当的帮助可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:孩子第一次遇到挫折时,如能顺利克服,下一次遇到挫折时,抗压性会大幅增加,所以,当孩子遇到挫折,选择放弃之前,父母给予孩子适当帮助,让孩子体会坚持的好处,可以增加孩子抗挫折能力。
如何帮孩子克服胆怯:孩子已经将近6岁,要成为一个儿童,过不了多久就要进入小学,进入他自己的社交世界了,如果孩子一贯胆怯,不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,有需要不敢说出来的话,家长难免会为孩子担心。其实,孩子的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,要提升孩子自信,克服羞怯心理,您可以从日常生活这些细节入手。
1.认真对待孩子的意见和需求:尊重孩子的选择,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。
2.给孩子一个安全活动领地:尊重和赞美他的作品,让孩子充分体会到成就感,并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。
3.正确的教育方式: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羞辱、嘲笑和责打孩子。
4.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: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,能够摆脱他人独立而井然有序的生活是自信的基础。
5.带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:多旅行,多阅读,开阔孩子眼界,让孩子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,自然会消除孩子的羞怯心理。
1、创造力训练——画圆比赛
(1)圆是吉祥的象征:
(2)每人轮流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画圆,例如:用手指画圆、打滚、跑圈或自转等,一人一次,动作不能重复:
(3)最后,要过关,做动作者必须能自圆其说。
游戏目的:发展孩子的创造力。
2、想象力训练——比手划脚
(1)全家分成两组,每组在10张卡片上写10句吉祥话或成语:
(2)然后请对方组派一人看卡片表演给组员猜:
(3)猜完10张卡片后换组进行,为防止表演者说话,可以让他口含奶嘴、饼干、水果等东西,以增加趣味性。
游戏目的:发展孩子的想象力。
3、生活能力训练——邮局之旅
(1)让每一个小朋友写一封短信或画幅画给自己或父母:
(2)帮助他们写好信封,并贴上邮票:
(3)完成之后,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寄信了。
游戏目的:发展孩子的日常工作能力。
孩子喝牛奶的学问:
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,饮用牛奶不仅可以保障儿童的正常发育,还可以提供这些均有助于大脑的发育与功能完善的营养物质,是一种良好的益智食品。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与脑功能完善的重要时期。在出生时大脑重量约为360克,为成人脑重的25%,而至6岁时脑的重量已达成人脑重的90%;大脑细胞的数目在2岁半停止增加,大脑的体积在6岁不再增多,并且出生后第一年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高峰期,所以在儿童的生长发育时期,应及时补充各种营养物质来保障大脑的发育。蛋白质是组成脑组织的物质基础。
食材:菠菜、金针菇...
调料:白芝麻、淡味酱油...
食材:蜜枣、鸡蛋、核桃...
调料:白砂糖、猪油...
食材:净鱼肉、冬笋...
调料:香油、精盐、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