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岁12个月

宝宝成长特征

成长指标:
·体重:男 11.3-18.3千克     女 10.8-18.1千克
·身长:男 88.7-103.5厘米    女 87.4-102.7厘米

语言发育:
3岁以前的宝宝,语言主要是情景性的,只有结合此时此刻的情景,并辅以手势、表情,甚至是带有表演性的动作,才能够表达出比较完整的意思,才可能让成人理解幼儿的思想。3岁以后开始逐渐向连续性语言发展,能离开具体情景表述一些意思了。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沉浸在自言自语的语言快乐中,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。3岁以后,宝宝的思考就渐渐不直接说出来了,宝宝会静静地思考,并作出某作决定和行动。

身体技能:、
锤子、剪刀都要用一用,拖把、扫帚都要试一试,破坏东西一流高手,不会修理却有修理整个地球的愿望。捏橡皮泥、折小飞机、拼七巧板、玩电动玩具……一切都不在话下。宝宝的空间感提高很快,能成功地把水和米从一个杯中倒入另一个杯中,而且很少撒出来。可以用积木搭成复杂的结构。会给娃娃穿脱衣服,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。

运动能力:
走、跑、跳、站、蹲、坐、摸、爬、滚、登高、跳下、越过障碍物,3岁幼儿的运动能力应有尽有。宝宝应该已经会拍球、抓球和滚球,能接住2米远抛来的球。经常玩秋千、翘翘板和滑梯能提高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信心。让宝宝玩跳房子游戏,亲子单脚蹦:牵着宝宝的手让他单脚换着跳,可练习跳跃能力。

认知能力:
会说1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。背儿歌,唐诗、广告词及简单故事。能数到几十甚至100,会做数字汉字的配对。能认识4-6种几何图形,切分圆形1/2或1/4。拼上4-8块的拼图。从图中找出缺漏部分。从地图中找出自己居住的城市。能画一些简单的图形。有的宝宝可完整地画出人的身体结构,虽然比例不协调,但是基本位置已经找准了。宝宝记忆力很好,会引述过去发生的事。

情感发育:
父母和看护人性格怎样,人品怎样,怎样对待宝宝,都深深地在宝宝人格发展的道路上留下印记,甚至影响宝宝一生的发展轨迹。如果父母总是向宝宝发脾气,宝宝就会把“发脾气”看成是一种敌视,宝宝相应地会养成用“敌视”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。如果父母总是否定宝宝,批评话语不断,宝宝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,缺乏自信。

社交能力:
宝宝个性与家庭的影响很大,如果你怕孩子吃亏,过分保护,就会使孩子胆小怕事,遇事畏缩躲避。如果允许孩子在家当小皇帝,他就会在外面很霸道,欺负别人,不善于与人共处。到入幼儿园时这种个性就更突出。三岁时应及时引导和纠正,培养孩子开朗活泼,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性格。

教养策略

宝宝发烧的护理: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是很完善,生病时容易发烧,热度在38.5以下时尽量不用退烧药,如果出现高热惊厥,要及时就医,以免造成宝宝大脑损伤。

给宝宝选书的要点:尽量选用色彩鲜艳,画面简单,故事情节贴近宝宝生活的绘本最适合宝宝阅读。另外,宝宝的性别不同,喜欢的图书也会有所不同哦。

宝宝鞋子不要“大一码”:鞋子过大,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正常活动,而且会妨碍宝宝走路的正确姿势,形成不正常腿形。

早教开发

宝宝马上就要进入学龄前期,很多妈妈育儿的关注重点不再只盯着喂养,而更多的关注宝宝的才能培养和智力开发了。确实,宝宝的才能发育是有时间特性的,抓住宝宝的各个关键期,进行才能培养,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让宝宝终身受益。

下面给各位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性的资料,以供家长参考。

1.学小提琴的适龄期: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,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乐,对手及指头尚小、力量不够的3-4岁幼儿来说,过于勉强。因此,建议学习小提琴的年纪为5-6岁较适当。

2.学绘画适龄期:由于宝宝在1岁或1岁多已会“涂鸦”,2-3岁开始对形状、颜色产生兴趣,4-5岁开始对实际事物、经验过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,5-6岁时,不是画看到的东西,而是画认识的东西,此时的宝宝观察力、想象力、甚至表现欲都很高。因此,从2岁半到3岁宝宝最纯洁的时候开始,最为适宜。

3.学英语的适龄期: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。正常儿童四岁时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,而且也能学会其他民族的语言。如果想将来英语说得像国语一样好的话,尽早学比较好,随着年龄增大,过了5岁,母语习惯已形成,发音机制逐渐稳定并限于母语,再学外语就有语音干扰,会困难很多,因而只要家庭条件允许,宝宝最好从小学点外语,1-2岁就开始亲近英语,3岁以后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比较好。

亲子游戏

补缺画——提高观察力:
游戏步骤:
1. 你在纸上画出宝宝所喜欢的动物、交通工具等形象,故意缺少一两个主要部位,如大象的鼻子、飞机的翅膀等等。
2. 让宝宝看一看,画面中的形象缺少了什么?然后教他把缺少的部位画上。
3. 进一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像在画面上自由添加,丰富画面内容。

冰块到哪里去了——了解因果关系,培养逻辑能力:
游戏步骤:
1. 准备一块冰块,先让孩子摸一摸冰块,感受一下冰凉,让小孩记住冰是凉的。
2.把冰块放进不透明的杯子,倒进热水,让孩子仔细观察冰融化的过程。
3. 问孩子:“看一看,杯里的水不是变多了?”“冰块哪里去了?”
小提示:冰块体积要稍大些,使小孩能更好地观察清楚冰融化的过程,并感觉到杯子里的水在增加。

宝宝的储蓄罐——比大小,发展精细动作和专注力:
游戏步骤:
1、准备储蓄罐1只,硬币1元、5角、1角各若干,托盘1只,小盘子3只,三个大中小纸片上分别写上“大”“中”“小”。
2、请宝宝取出储蓄罐,帮他把底垫揭开,把里面的硬币倒进托盘里。听一听哗啦啦的声音,“哇!这么多硬币!”
3、爸爸在三个盘子里分别放进一枚1元、5角和1角硬币,请宝宝找出托盘里的1元硬币放进有1元硬币的盘子里,以次类推。然后和宝宝比较一下:1元硬币大,1角硬币小,5角硬币不大不小,是“中”。
4、出示三个字卡的背面,让宝宝比较大中小。然后按次序把字卡翻过来,教宝宝认读“大”“中”“小”。把字卡放在相应的盘子上。

彩色保龄球——锻炼手眼协调能力,认识数字:
游戏步骤:
1. 准备3个纯净水塑料瓶,3种颜色的彩纸,1个皮球。
2. 将彩纸剪成碎片并塞入瓶中,每个瓶子只能装一种颜色的纸。
3. 教孩子滚皮球将瓶子撞倒,每撞倒一个瓶子,让他将瓶子倒过来,拿出一片彩纸。
4. 将彩纸收集在一个碗中,每次添加后都数一下,看看已收集了多少种彩纸。

饮食策略

1.偏食会导致营养缺乏,进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。科学应对宝宝偏食需要您行为纠正+针对性营养补充,双管齐下一方面,进行长期的行为干预,帮助偏食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常见的行为干预的方法包括有:让宝宝定点、定时、定量吃饭,尽量少吃零食和甜食,改进烹调方法提高儿童食欲,鼓励宝宝自己进食等等。

2.行为干预需要长期坚持,循循善诱,但是偏食导致的营养缺乏问题却迫在眉睫。所以,必须及时针对性补充偏食儿童缺乏的营养,使宝宝快速地达到平衡的膳食营养。

3.一些宝宝习惯边吃边玩,还有的喜欢边吃边看电视。这些不良进餐习惯都易造成宝宝吃饭分心,影响食欲。建议:吃饭时收起所有玩具,关掉电视,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。在宝宝吃得很好的时候,及时鼓励他。吃饭中间孩子下地跑一圈再回到餐桌,只要他马上回来,是允许的,但千万不要追在孩子后面喂饭。

  • 南瓜米粉

    食材:米粉50克、南瓜

    调料:油1匙、盐少许

  • 茄汁煨金球

    食材:鹌鹑蛋、西红柿

    调料:盐、蒜蓉、糖、米酒

  • 滑炒鸭丝

    食材:鸭脯肉,玉兰片

    调料:湿淀粉,盐、料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