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岁5个月

宝宝成长特征

体格标准:
·体重:男 8.6-13.4千克    女 7.9-12.9千克
·身长:男 75.0-85.4厘米   女 73.0-84.2厘米

认知:
·能辨别简单的形状。
·从照片中能找出爸爸妈妈。
·开始理解物品的归属,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。如“妈妈的衣”。
·对“里面、上面”等空间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,但还不能运用。

大动作:
·喜欢爬楼梯。
·大人牵着宝宝的一只手,他能够单脚站立3秒钟左右。
·对“里面、上面”等空间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,但还不能运用。

精细动作:
·能自己摘帽子、脱鞋,但不会解鞋带和系鞋带。
·能够自己拿着杯子喝水、拿勺吃饭。
·可能能够完成3个以上的拼图游戏,或者完成5个以上的图钉板游戏。

语言:
·对妈妈的指令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执行。
·有些宝宝可以说出简单的句子,并且主谓表语成分都全了。
·喜欢听故事。
·会有目的的说再见。

教养策略

开始训练宝宝尿便:1岁5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自己控制尿便了,如果爸爸妈妈之前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,现在可以开始了。

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:宝宝现在已经可以一日三餐,蔬菜、肉蛋、粮食都能吃了,给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可以避免日后偏食及营养不良等饮食问题。

脾胃弱的宝宝大多是遗传引起的:宝宝如果吃多一点就不舒服,大多数是脾胃弱,家里应该还有长辈有类似情况,可以给宝宝服用一点鸡内金,健脾素等中药调理。

小心蛲虫病:如果宝宝每天晚上睡着以后都会哭醒,又找不到任何原因,应该想到是否有蛲虫病,睡前给宝宝肛门部位涂抹一点蛲虫膏,如果好转,说明就是这个原因。如果仍旧不好,可以尝试给宝宝服用一周的猴枣散,看有否缓解。

一个健康的宝宝:即使妈妈没有刻意训练尿便,也会慢慢学着自己控制尿便。妈妈给予宝宝的,是帮宝宝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使宝宝学会应该什么时候排,排在哪里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。通常情况下,宝宝控制大便的时间,要早于控制排尿的时间。
睡眠管理:宝宝如果现在就能够接受自己独睡,那就让他独睡好了。如果说什么也不愿意自己睡,那就还让宝宝跟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吧,这不会影响宝宝独立性的发展。

早教开发

1.听故事,理解语言:给宝宝讲有趣的故事,也是训练宝宝语言的好方法。宝宝最喜欢听与自己和爸爸妈妈,以及他认识的人有关的故事。如果给宝宝讲小动物的故事,你试着把故事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换成你们和宝宝的名字,宝宝会非常愿意听,而且百听不厌。

2.幼儿手的运用能力不是孤立的,是与宝宝整体发育水平有着密切联系的。如果没有宝宝最初的思维,宝宝就不能实现一连贯的手部的精细动作。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缓慢,手部的精细运动能力就会显得落后。如果宝宝营养缺乏,发育缓慢,整体运动能力落后,手的运动能力也同样会落后。所以,观察宝宝发育要着眼于全局,不能顾头不顾尾,也不能偏废一方。

亲子游戏

妈妈在宝宝面前拉动小汽车,宝宝会对移动的小汽车特别感兴趣,他会盯着,一直到汽车停下。这时,妈妈可以用语言引导宝宝想一想:“小汽车要跑到哪儿去呢?” 然后,让宝宝自己拉动小汽车,观察汽车的移动方向。妈妈和宝宝还可以各自拉一个拖拉玩具,比一比谁的玩具“跑”得快。

游戏目的:锻炼宝宝的行走能力,培养宝宝的注意力。

小手拿小球。

· 培养技能:提高小手精细运动的的灵活性,培养孩子的注意力。

· 需要准备:像盛胶卷的塑料盒一样大小的广口瓶、几个小球。

· 和宝宝这样玩:

1. 告诉宝宝用食指、拇指拿稳小球,拿到瓶口时把手指松开,使球落入瓶中。

2. 小球落入瓶中时会发出响声,孩子会很感兴趣,越做越起劲。待孩子熟练掌握之后,可以几个孩子进行比赛,计算一下每分钟能准确投入几个。

饮食策略

1岁5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自己拿小勺吃饭了,坐在自己专用的餐椅里,和家人一起快乐的吃饭,但需要注意的是,宝宝与家人一起吃饭时,父母要带着宝宝一起专心用餐,不能看电视、看报纸,或做其他的事情,这样不专心用餐会对宝宝产生诸多弊端,首先不能营造很好的进餐氛围,对宝宝长大后的饮食习惯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;不专心用餐,还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,影响孩子的食欲,也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,久而久之宝宝的胃肠功能会受到伤害。

一岁以后,宝宝一般都会挑食,今天多吃一点,明天少吃一点,有时只吃这个,有时只吃那个。宝宝越来越表现出对食物种类的好恶。爸爸妈妈要正确对待宝宝这一特点,避免宝宝养成真正挑食的习惯。以下几招,父母可以试一试:

1. 让宝宝与全家人一起吃饭,或是与不挑食、不偏食的小朋友一起吃饭,创造一个愉快的进餐环境,并且鼓励他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学习。

2. 改善烹调技术,不让宝宝把不太喜欢吃的食物挑拣出来。如有的宝宝不吃鸡蛋黄,可以把生鸡蛋与面粉调和,烹制鸡蛋软饼或是鸡蛋面条;不吃胡萝卜的,可以做成胡萝卜猪肉馅包子或饺子。

3. 从不在宝宝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,或者有什么特殊味道之类的话。对宝宝不太喜欢吃的食物,多讲讲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,吃了以后对身体有什么好处,而且父母应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,大口大口香甜地边吃边称赞那些食物吃起来味道有多好。

4. 严格控制孩子吃零食。两餐之间的间隔最好保持在3.5-4小时,使胃肠道有一定的排空时间,这样就容易产生饥饿感。古语说:“饥不择食”,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,时间长了,便会慢慢适应。

  • 鸡蛋软饼

    食材:黄油(无盐)

    调料:细砂糖10克

  • 莴苣猪肉粥

    食材:莴苣30克,猪肉

    调料:味精5克,精盐2克。

  • 食材:玉米羹、玉米粒

    食材:细芦笋,鸡蛋

    调料:白糖或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