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格标准:
·体重:男 8.3-12.8千克 女 7.6-12.4千克
·身长:男 74.1-84.2厘米 女 72.0-83.0厘米
认知:
·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。对熟悉的家人有很强的依恋感。
·能记住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东西。
·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,他不会再伸出手去试着摸摸镜里的“另一个”宝宝了。他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。
大动作:
·会扶着栏杆或其他物体,抬起一只小脚丫。
·能够把脚下的皮球踢跑。
·不再用脚尖站立。
精细动作:
·可以用食指和拇指捏起线绳一样粗细的小草棍。
·一只手拿着奶瓶喝奶、喝水。
·会用手指向他想要的物品。
·会翻稍厚的小人书的书页,但也许一次翻过很多页,而不是一页一页地翻。
语言:
·有些宝宝可能会说出一两句三个字组成的语句。
·有意识地喊爸爸妈妈。
·有些宝宝会喊家里所有的亲人。
·有半数宝宝能够使用8-19个词或类似词。
·有半数的宝宝能理解100-150个具有代表性词语的含义,还有半数宝宝能理解20个以上短语的含义。
宝宝从学步到走稳大致需要6个月:如果是学步不久的宝宝,现在走路还会张着两只胳膊保持平衡;如果是早就学习走路的宝宝,现在已经可以走的很稳了,甚至可以扶着爸爸妈妈的手上几步楼梯了。爸爸妈妈不要盲目拿宝宝和别人的孩子对比,尊重宝宝的感受,提供给宝宝锻炼的空间即可。
小心宝宝的手指被卡:1岁3个月的宝宝特别喜欢把手指插到小孔里,所以不要把口小的瓶子和其他物品给宝宝玩,一旦宝宝手指卡住拿不出来,也不要慌张,成人的态度会影响到宝宝。可以试着涂一些肥皂水,减轻摩擦力,然后往下取,如果实在取不下来,就须要求助医生了。
不要替宝宝“谦虚”:如果有人夸宝宝,你也许会下意识的谦虚几句,说一些宝宝的缺点,这时候就有可能在宝宝的小心灵里播下否定自己的种子哦。
给宝宝准备水杯,允许宝宝自己喝水:尽管宝宝会弄湿衣服,但尽早过度到用杯子,抛弃奶瓶,对宝宝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。
对于宝宝来说语言无处不在,宝宝并不像成人一样,更多依靠语言来沟通。在宝宝看来,一个词和一个声音、一个手势、一个姿势、一个表情完全一样,仅仅是语言的一小部分。宝宝是通过解读爸爸妈妈“无处不在的语言”来诠释爸爸妈妈的意思,这就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奥秘。宝宝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潜能,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,宝宝语言潜能才能被发展出来。
不要用儿语同孩子说话:如“饭饭、灯灯”,儿语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,是语言能力低的一种表现。如果大人也用儿语来同孩子说话,会阻断孩子语言学习这一重要的成长通道。一旦孩子习惯了用儿语来说话时,以后要想正常说话,还得花很长时间来纠正。因此,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,千万不能顺着孩子用儿语来说话,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,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,不能对孩子说“看笛笛来了”,这是错误的。父母要用成人的规范语言跟孩子说话。
妈妈当着宝宝的面将小圆球放入瓶中,并对宝宝说:
“我把球放在瓶子里了!”然后,把瓶子拿给宝宝,引导宝宝把小圆球倒出来,再放进去。宝宝会这样反复地玩。
游戏目的:满足宝宝的探索欲望,发展宝宝的思维判断能力。
宝宝打电话:
· 培养技能:鼓励宝宝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达
· 需要准备:玩具手机、玩具电话
· 和宝宝这样玩:
给宝宝一个玩具电话,鼓励宝宝玩、看看,并模仿成人的动作,如:拨号,拿起话筒说“喂喂、Hello、爸爸、妈妈”等。可以试着跟宝宝交流更丰富的内容。在家中,要经常给宝宝接通电话的机会,鼓励宝宝对着电话说“你好、hello”。
要尊重宝宝的胃容量:宝宝渐渐长大了,都知道自己有多大的饭量,有的宝宝喜欢吃七八分饱,有的则喜欢吃十分饱,每个宝宝之间都存在差异的,所以要有区别对待,不能要求自己的宝宝要与同龄的宝宝吃相同量的食物,而且宝宝对不同的食物也有喜好之分,这顿的饭菜合宝宝的胃口,宝宝就会多吃些,下顿饭菜也许宝宝就不太喜欢,吃的就相对少些了,宝宝虽小,但也不会让自己饿着,但也不希望自己吃得太多撑着了,所以父母们不要过于要求宝宝每顿必需吃多少,要给宝宝吃多吃少的选择空间,父母们可在宝宝饮食色香味型上多下些功夫,为宝宝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。
和之前比较,宝宝食量非但没有增加,还有所下降,甚至只吃原来的一半,这是为什么呢?宝宝三四个月的时候,可能出现过一段时间厌食牛奶的现象;到了15个月,也可能出现厌食饭菜的现象,开始愿意喝牛奶或依恋母乳了。这段时间,因为添加饭菜,宝宝肠胃功能疲劳,需要调整一下。如果宝宝因为愿意喝奶,增加了奶量,减少了饭量,父母不必着急,配方奶能够保证宝宝的营养。过一段时间,宝宝就会重新喜欢吃饭,没有一直不吃饭只喝奶的宝宝。
食材:山药,芡实,山楂
调料:冰糖30克。
食材:炒麦芽、神曲、山楂
调料:白糖
食材:豆腐400克
调料:葱、盐、香油